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数理研究

  •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相邻节点协作的恶意节点溯源定位算法

    张迪;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中,恶意节点通常会发动虚假数据,攻击致使传感器节点资源迅速耗尽。为抵御恶意节点攻击,实现对恶意节点的快速溯源定位,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相邻节点协作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恶意节点溯源定位算法。本算法中,通信中的收发节点及其相邻节点将建立数据日志并记录数据包内的特征参数。当恶意节点发动攻击时,sink节点通过收集途中各节点及其相邻节点数据日志中的特征参数重构数据包传输路径,进而定位至攻击节点。与传统的BPPM算法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本算法能够适应大型且节点稠密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以及路由动态变化的特点,对恶意节点溯源定位具有更高的效率,因而更适合工程上的应用。

    2022年12期 v.38;No.340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5K]

绿色发展论坛

  • 高温蒸煮法提取北美圆柏精油研究

    萨如拉;陈德瑞;赵银杰;斯琴图雅;赵雪梅;路春燕;

    为了有效利用北美圆柏木屑,在160℃、170℃、180℃等不同高温条件下,对北美圆柏木屑进行高温蒸煮提取精油。对蒸煮液进行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比较不同蒸煮条件的精油提取率及各成分含量,并以有机溶剂提取精油为全部提取量,计算各蒸煮精油成分的转移率。结果表明,160℃、170℃、180℃蒸煮精油提取率分别为0.85%、1.12%、1.31%;100℃、160℃蒸煮精油中羽毛柏醇、柏木醇的转移率较低,170℃、180℃精油中无羽毛柏醇、柏木醇;180℃精油中罗汉柏烯含量是最高值的19.06%,柏木烯的转移率最高达到了168.79%;180℃时香柏酮的转移率已达到了95.22%。精油提取率随着蒸煮温度的上升而上升,可以在短时间内高效提取精油;蒸煮温度不同精油的主要成分不同,根据需求可以选择不同蒸煮温度获取不同成分、不同含量的精油;高温蒸煮时精油成分之间产生相互转化反应。

    2022年12期 v.38;No.340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9K]
  • 基于XGBoost与SHAP模型的特征分析在PM2.5浓度预测中的应用

    张士杰;窦燕;

    进一步提升PM_(2.5)浓度预测精度的同时增强模型的可解释性,对深化大气污染防治,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以空气污染物和气象条件作为特征因子,提出一种基于XGBoost与SHAP的PM_(2.5)浓度预测模型。首先,利用Lasoo对原始特征变量数据集进行处理,将处理完的数据作为XGBoost模型的输入进行迭代训练实验,以此获得性能最佳的预测模型。然后,使用SHAP对模型特征进行解释。结果表明,基于XGBoost的PM_(2.5)浓度预测模型在RMSE,MAE和R~2三组指标上优于对比模型;综合SHAP、XGBoost和随机森林的特征变量重要性分布结果,识别影响PM_(2.5)浓度的关键因素。

    2022年12期 v.38;No.340 10-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1K]
  • 艺术设计助推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以宁城县扎兰营子村视觉形象设计为例

    贾红伟;欧阳玲;宋述芹;赵胜男;

    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文化振兴是根本,文化建设需要艺术设计的介入,乡村资源的激活需要艺术设计的助力。本文以宁城县扎兰营子村为例,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访谈和乡村调研,以生态美学理论和CIS理论为指导,调查乡村文化艺术,整合乡村文化艺术资源,以乡村文化为魂,以乡村品牌为主线,以艺术设计为手段,关注生态四季变化、关注日夜景观交替,使民居建筑、民宿装饰、庭院空间、街巷小品、公共空间等成为乡村品牌的延伸,提升乡村人居环境,增强乡村视觉形象合力,使艺术设计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可实施路径。

    2022年12期 v.38;No.340 18-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7K]

科学技术与设计

  • 基于BIM技术的公路养护管理系统应用研究

    郑凤;

    文章立足国内公路养护现状以及BIM技术在养护管理中应用和存在问题,探讨BIM技术在公路养护管理系统中的创新应用。分别从数据采集、参数化建模、巡检监测、决策分析、应急模拟、安全监控、信息化管理等方面对BIM技术的应用和实施的可行性进行探讨,并通过开发基于BIM技术的公路养护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养护管理的优化创新,以期对未来BIM技术在养护管理中应用提供参考。

    2022年12期 v.38;No.340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6K]
  • 基于视觉测量的静脉输液液位和滴速监测方法研究

    朱春丽;雷秀军;郭杰;张泽楷;申远;

    目的:为了确保静脉输液过程的安全监测并缓解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设计了一种基于视觉测量的静脉输液液面位置和滴速的计算与监测方法。方法:输液开始后,识别监测视频中的床位号,并根据此床位号匹配录入系统的患者身份信息和用药情况;基于液面位置处图像亮度突变的特性,提出了用于计算液面位置的差分法;基于滴注室处药剂经过时图像对比度变化的特性,提出了用于计算滴速的标准差-频谱法;同时,实时输出计算结果,并对药液将尽和滴速异常情况进行报警。结果: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输液时间的增加,液面位置呈阶梯状下降,波动范围小于±1像素;采用标准差-频谱法计算出的滴速与数算结果之差小于1滴/分钟,可忽略不计。结论:所提出的液面位置和滴速计算方法简单、有效,系统通用性强,可实现远距离、无接触监测,将会大大减少医护人员的巡视和检测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对医疗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22年12期 v.38;No.340 2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6K]
  • 关于做好铁路机车车辆技术标准制定工作的思考

    郭艺丹;

    铁路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动脉,是连接千家万户乃至世界各国的纽带。要保证铁路事业快速健康发展,制定科学规范的铁路技术标准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分析总结铁路机车车辆技术标准对推动铁路事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重点论述如何做好铁路机车车辆技术标准制定工作。

    2022年12期 v.38;No.340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8K]

医学·心理学

  • 赤峰地区蒙古族与汉族女性晚期乳腺癌ER/PR+患者内分泌治疗疗效及相关因素的对比分析

    韩金怡;敖冬歌;刘立杰;

    目的:收集2017年12月-2021年1月在赤峰学院附属医院接受相关诊断治疗的晚期乳腺癌ER/PR+患者,分析两民族内分泌治疗疗效的不同影响因素,指导临床实践。方法:选取蒙古族与汉族晚期乳腺癌患者各60例,经过3个月的内分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经过内分泌治疗后影像学及实验室数据变化的差异。结果:蒙古族患者的内分泌疗效显著优于汉族组,绝经前妇女的临床效果稍优于绝经后患者。结论:晚期乳腺癌ER、PR阳性患者的内分泌治疗疗效在蒙古族与汉族之间存在差异,与两民族间饮食、生育等诸多因素有密切关系。

    2022年12期 v.38;No.340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0K]
  • 内蒙古地区大学生心理压力状况的调查研究

    张慧超;李静;

    为了解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状况,本研究运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对内蒙古高校大学生心理压力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当今大学生承受的主要压力依次为发展压力、学习压力、生活压力、社交压力。大学生压力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专业差异及是否独生子女的差异,大二学生压力显著高于大三学生,文史类学生的心理压力也显著高于理工类学生,独生子女的压力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

    2022年12期 v.38;No.340 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7K]

体育

  • 翻转课堂引入公共体育课评价指标体系建构的混合研究

    李慧;杨艳生;米宏伟;盛洪涛;

    为了构建翻转课堂引入公共体育课评价指标体系,本研究采用混合研究方法中的探索性序列设计,基于35篇核心期刊文献的扎根理论研究表明,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由体育教学理念、体育教学模式、体育教学内容、体育教学效果4个主范畴构成。在质性文本分析的基础上,利用量化数据分析工具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可视化分析,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模型。为学校、教师自评提供参考依据。

    2022年12期 v.38;No.340 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8K]

经济与管理

  • 基于SEM模型乡村振兴供给侧调查研究——基于江苏淮安市的调查数据

    杨其珍;聂颖;王惠;聂凌鸿;

    为了摸清农户对当前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参与乡村振兴工作情况以及所实施乡村振兴的项目与农户的需求、参与度(响应度)、和满意度关系,以期给予乡村振兴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选取江苏省淮安市乡村振兴供给侧为调查的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方式获得农户对乡村振兴项目、乡村振兴方式和乡村振兴效果的维度表,运用SPSS22.0软件对乡村振兴项目、模式及农户的响应等维度进行结构方程模型(下面简称SEM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农户的乡村振兴动机、态度和期望值对乡村振兴效果维度有较大的影响(P<0.05),通过对数据的收集、计算和分析,农户对乡村振兴项目了解程度、参与度、信任度、满意度与乡村振兴项目实施和结构调整呈显著正相关。同时,政府正确引导、乡村干部工作能力有利于乡村振兴工作开展。通过调查分析,农户满意度和信任度还是比较低,说明某些因素并没有发挥预期促进作用,政策整体实施效果还有待提高,乡村振兴更应该注重农户需求、动机和愿望,使乡村振兴的主体、项目和模式发挥更大的效能,提出了“三激活四举措”建议,为乡村振兴工作提供参考。

    2022年12期 v.38;No.340 5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4K]
  • 推拉理论视角下县域医共体强基层的策略分析

    张霄艳;王静;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和一系列“强基层”改革工作的推进,基层卫生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然而,基层医务人员流失现象严重的问题仍是影响基层卫生事业的关键。本研究通过用推拉理论系统分析基层医疗机构自身的“推力”和外界的“拉力”,提出从政府、基层医疗机构自身、社会三个方面来增强基层医务人员稳定性的策略,以此促进基层医务人员人才队伍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强基层”的改革目标。

    2022年12期 v.38;No.340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0K]

教育教学改革论坛

  •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课程思政研究热点分析

    满卫东;宋敬茹;刘明月;张永彬;郭力娜;焦琳琳;谷海红;那音太;

    课程思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三全育人”贯穿教育教学过程为目标,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对“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有重要意义。以CNKI数据库为基础,采用CNKI计量可视化分析方法和科技文献挖掘软件CiteSpace对2000-2021年“课程思政”核心期刊文献进行计量分析,以探究课程思政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发现,课程思政相关研究发展过程大致包括萌芽、起步和快速发展三个阶段。课程思政研究成果集中在外语高等教育领域,在高、初、小学教育教学中开展研究不足。除课程思政外,思政建设、思政课、思政教学等主题与课程思政研究更为密切,课程思政的发展还是以传统思政为基础,思政教育始终是课程思政研究的重要方向,而专业课程自2011年以来成为课程思政研究的热点,将思政教育如何有机地融入专业课程之中是目前研究的重点。

    2022年12期 v.38;No.340 6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6K]
  • 疫情背景下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

    白金刚;

    就业工作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社会繁荣发展,关乎毕业生切身利益和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做好疫情防控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件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地方高校数量和毕业生人数分别占全国普通高校的95%和91%,占绝对主体部分。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直接关系到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全局。本研究以赤峰学院为例,结合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疫情防控背景下促进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对策建议。

    2022年12期 v.38;No.340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2K]
  • 基于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植物分子育种课程建设与实践——以甘肃农业大学例

    陈涛;刘媛;宿俊吉;王彩香;李葆春;程宏波;杨德龙;

    创新能力是评价和衡量研究生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准,也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点。植物分子育种课程是甘肃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的专业选修课,课程专业覆盖面广泛,教学内容发展迅速。因此,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均须不断调整和完善。本文以植物分子育种课程的教学内容为核心,以突出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为特色,探讨课程教学目标和内容建设及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善,并对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2022年12期 v.38;No.340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3K]
  • 幼儿园墙面环境创设的现状与优化策略研究——以赤峰市某幼儿园为例

    张晓艳;冯敬雪;车玲玉;

    幼儿园墙面环境创设,是幼儿园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赤峰市某幼儿园为例,围绕该幼儿园墙面环境创设的基本取向、内容形式、材料的使用以及更换周期等方面进行调查,指出了影响墙面环境创设的因素,从幼儿园对墙面的监督管理、教师对墙面环境的重视程度、不同专业背景教师的具体做法、墙面环境创设的主题与内容等影响因素具体进行分析,从而提出提升幼儿园墙面环境创设的相关对策,以达到优化幼儿园墙面环境,提升幼儿教师墙面环境创设方面的能力,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的目的。

    2022年12期 v.38;No.340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0K]
  • 地方本科院校发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策略研究

    马晶新;

    在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不但有助于培养优秀的创新创业型人才,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更有利于进一步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当前,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面临着理解不透彻、保障不完善、运行体系差、协同意识弱等诸多现实问题。为此,地方本科院校要进一步深入理解创新创业的概念及内涵,凝聚创新创业共识,优化创新创业机制,完善创新创业体系,推进创新创业联动,形成创新创业教育的新格局。

    2022年12期 v.38;No.340 79-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1K]
  •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研究

    马莉;王丹丹;周龄;

    本文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这一新的社会需求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这一新趋势,构建了新时期赤峰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考核方式等,并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上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为新时代培育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学科要求的创新复合型人才。

    2022年12期 v.38;No.340 8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4K]
  • 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实施策略探讨

    苏雪云;刘艳茹;斯琴其木格;

    对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而言,实施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也能帮助学生在交流合作中形成正确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本文首先论述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意义,进而提出了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相关问题,最后探讨在初中数学课堂高效实施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2022年12期 v.38;No.340 88-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7K]
  • “三全育人”理念下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探——以口腔医学专业为例

    田媛;雷博程;

    “三全育人”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教育模式,在“三全育人”理念下,探索口腔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合理实施,不仅能够满足学生对自身职业发展的需求,也有利于促进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结合口腔医学专业特点,将职业生涯规划贯穿整个大学时期,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适应当下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的新模式。

    2022年12期 v.38;No.340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4K]
  • 人教版与鲁教版初中数学教材“图形与几何”内容的比较分析

    王晓;杨静宇;

    教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有力工具,对于教师教学以及学生知识体系的建立具有指导作用。本文选取人教版和鲁教版两套教科书中“图形与几何”模块进行比较分析,希望能为中学教学及教材教辅编写提供参考。

    2022年12期 v.38;No.340 97-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4K]
  • 赤峰市某大学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测量与培养

    周静;高丽枫;

    采用“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对赤峰某大学医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能力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批判性思维的总体情况及7种特质的情况。调查发现,该校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总平均分285.08±32.54,具有正性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在7种特质中,该校医学生的寻求真相、批判性思维自信心及系统化能力相对较弱,属中性表现,且男生的批判性思维自信心相对女生较强。因此,根据该校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更新了教学观念,改进了教学方法,组织了丰富的课堂活动,采用了多元评价体系,有效的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2022年12期 v.38;No.340 10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6K]
  • 草地微生物学教学改革思考和实践——以甘肃农业大学为例

    张振粉;姚博;陈秀蓉;师尚礼;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的草地微生物学课程是针对草业科学专业本科生在第三学期开设的一门专业推荐选修课,通过32个学时的理论和实验教学,使学生全面认识草地中的微生物种类及其功能,掌握微生物研究的基本方法。为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结合该课程的任务和特点,本教学团队参照国内外教学科研同行先进教学经验,充分分析我国区域特色草地微生物资源,精选该课程的理论和实验教学内容,严选优秀师资并针对教学方法、思政等进行培训,旨在为培养“有扎实专业基础、有深厚学科情怀、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综合型草业人才开辟新的教学模式和实践途径。

    2022年12期 v.38;No.340 105-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4K]
  • 数字经济驱动下地方本科院校新商科人才培养研究

    蔡雅端;

    数字经济驱动下,知识不断迭代更新,推动商业模式快速转变。新商业环境对商科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地方本科院校商科人才传统培养模式面临新的挑战。基于此,本文提出数字经济驱动下“思维新”“理论新”“工具新”“能力新”的地方本科院校新商科人才培养基本目标,指出地方本科高校新商科人才培养面临着专业割裂,交叉融合不足;课程内容滞后,与地方发展相脱节;产教融合不足,培养模式较为单一;师资力量薄弱不足的现实困境,提出构建符合数字经济发展趋势的课程体系、构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实践教学体系、优化师资队伍、校企共建推动新商科人才高质量发展的对策,为数字经济驱动下地方本科院校新商科人才培养提供借鉴与参考。

    2022年12期 v.38;No.340 110-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4K]
  • “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课后服务现状调查研究——以河北省C市三所小学为例

    姜晓涵;杨凤林;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工作全面展开。本文以河北省C市三所小学为例,运用调查法对“双减”政策下小学课后服务实施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小学课后服务实施过程中存在政策认知偏差、学校服务意识与准备不足、课后服务内容形式单一、课后服务资源相对短缺、教师参与服务与个人生活发生冲突等问题。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文章提出强化政策宣传力度、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学校服务、提升教师能力等建议。

    2022年12期 v.38;No.340 114-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1K]
  • 下载本期数据